推广 热搜: 教育  家庭  学习  教育资讯  幼教  家庭教育  初中  高中  小学  家庭教育帮 

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如何

   日期:2024-05-20     来源:www.eeldog.com    浏览:598    
文章简介:温度越高,气体溶解度越低。压强越大,溶解度越大。

温度越高,气体溶解度越低。压强越大,溶解度越大。溶度积常数,常数越大,溶解度越小。大家要了解:溶解度的大小不但决定于物质的本性,而且也与外面条件有关。氯化钠、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。氢氧化钙类的物质随温度升高而减小。

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如何

溶解度明显受温度的影响,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;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则与此相反,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。溶解度与温度的依靠关系可以用溶解度曲线来表示。氯化钠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缓慢增大,硝酸钾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飞速增大,而硫酸钠Na2SO4的溶解度却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。

固体和液体的溶解度基本不受重压的影响,而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与气体的分压成正比。物质的溶解度对于化学和化学工业都非常重要,在固体物质的重结晶和分级结晶、化学物质的制备和离别、混合气体的离别等工艺中都要借助物质溶解度的差别。

在肯定温度下,某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况(或称溶解平衡)时所溶解的克数,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。在肯定温度和压强下,物质在适量的溶剂中溶解的最很多,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。

溶解性是表示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,一般用易溶、可溶、微溶、难溶或不溶等粗略的定义来表示。溶解度是衡量物质在溶剂里溶解性大小的尺度,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。

影响溶解度的原因是什么

物质溶解与否,溶解能力的大小,一方面决定于物质(指的是溶剂和溶质)的本性;其次也与外面条件如温度、压强、溶剂类型等有关。

在相同条件下,有的物质易于溶解,而有的物质则难于溶解,即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里溶解能力不同。一般把某一物质溶解在另一物质里的能力称为溶解性。比如,糖易溶于水,而油脂不溶于水,就是它们对水的溶解性不同。溶解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。

在未注明的状况下,一般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。如20℃时,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,氯化钾的溶解度是34克。这类数据可以说明20℃时,食盐和氯化钾在100克水里最大的溶解量分别为36克和34克;也说明在此温度下,食盐在水中比氯化钾的溶解能力强。

 
标签: 知识
打赏
 
更多>相关推荐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